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北京时间2月19日4点55分(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15点55分),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成功在红色星球登陆,开启生命搜寻之旅,它除了收集火星的地质和气候特征、为人类探索铺平道路之外,还将专注于天体生物学,即
来源:赛先生今天凌晨,“毅力号”登陆火星表面,它能否顺利探测到生命的痕迹或宜居环境,我们拭目以待。也许仅仅在太阳系中我们就不孤单,“毅力号”此行也将大大推进人类探索地外文明的步伐。刚刚耗费27亿美元的“毅力号”火星车发来信息:SafeonM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未来在太空温室里种植农作物能拯救人类吗?2020年,商业太空服务公司“纳诺拉克斯”计划使用轨道温室培育超级适应能力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能在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并有助于抵御气候变化导
本报讯(记者雷嘉)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15日17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3000N发动机点火工作,将轨道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轨道,并将近火点高度调整至约265千米。后续探测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火星和行星科学研究人员花费了3-4年时间展开深入研究,以确定该火星车究竟在哪个地点着陆,目前,他们选择了一个最佳着陆地点,是一个被命名为“杰泽罗”的陨坑,该陨坑内有一处河流三角洲,专家猜测远古时期曾有一条河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鼠”实不易,“牛”转乾坤。2021年的牛年,来的正是时候。要算生肖年,有多少人要掰着手指从头开始数?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其实算生肖年也有窍门,用阳历年份除以12,余数是5的年份都是牛年,2021除以12的余数就是5
来源:央视网2月12日下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展示了探测器靠近火星和点火制动时的震撼画面。今天发布的影像完整记录了火星进出天问一号探测器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轻微震动和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2月10号,就在除夕前,“天问一号”进行近火制动,经历了约7个月的飞行后,中国探“火”的征程即将正式开始!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围绕太阳的轨道比邻位于地球之外。朋友们想必都知道火星上没有“火”,那么这颗星球为什么起名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牛年春晚,主持人将几位特殊的嘉宾请上了舞台。在特别节目《向祖国报告》中,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4位航天总师,分别代表探月、载人、北斗、探火四大工程向全国人民拜年。他们的话简单、朴实,但背后有哪些故事你知道吗?嫦
来源:放大灯2021年2月10日,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枚飞行器“天问一号”开启“近火制动”,开启环绕火星之旅。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累计飞行202天,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在为中国有史以来飞行最远的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天问一号于7月27日发射,啪的一下,很快啊,2月10号就要进入火星轨道了。火星毕竟是四十多亿岁的老同志,没有闪,这下要被天问一号看光光了。作为咱们的第一枚火星探测器,第一枚外行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标志了我国航
原标题:“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冯华、杨璐)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 ...
探测器 火星2021/2/11 11:01:262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2021年春运已然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少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也有不少人正奔赴在返乡的路上。但无论身处何地,故乡,都是每位在外打拼的游子心之所在;团圆,也依然是这个节日最醇厚、最绵长、最悠久的色彩。借助越来越便捷的通讯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0日晚消息,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
来源:环球科学撰文 |王昱审校 |王飞格(主要参考论文作者)黑洞除了能吸收光线,还能吸引天文学家好奇的目光,它一直是天文领域的明星。一般认为,当恒星质量大于20个太阳质量时,会在演化末期发生超新星爆炸,而爆炸残余物就是一
黑洞 引力波2021/2/10 22:00:41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一直到1972年才第一次登上月球。但是,随着商业载人太空时代的带来,重返月球的愿望重新被点燃,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也随之开启。NASA已经选择与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合作,让后者参与NAS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中国登月取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一轮“月球热”也随之拉开帷幕。在接下来三年内,俄罗斯、印度、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已有至少八艘航天器计划登陆月球表面。有几项即将开展的任务将在月球极地进行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在遥远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2月6日16时48分和4时26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27月昼工作期。“玉兔二号”月球车走到月面以来,累计行驶里程约628.5米,目前位于着陆点西北方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平方千米阵列射电望远镜(缩写为“SKAO”)项目的第一个理事会会议已经定下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在地球上组建最大规模的望远镜。项目成员国也已经批准了数千页的文件,内容涉及供电、开设银行账户以及和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6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签订了SPHEREx太空望远镜项目发射任务的合同。这一任务旨在了解宇宙的演化和星系的形成。 NASA与SpaceX签订了SPHEREx太空望远镜项目发射任务的合同。SP ...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今天(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 ...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5日20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4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 ...
来源:新华网“中国天眼”是个大家伙,如果把反射面比作“视网膜”,这张膜有25万平方米大,“眼底”还有2200多个液压促动器扮演“神经元”的角色,用来精确控制“视网膜”。这么大一只“眼睛”,工程师如何保持它的健康状态?能主动变形的反射面,是“
据俄罗斯卫星网2月4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4日携新一组“星链”互联网卫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本次送入轨道的共包含60颗卫星。目前,已发射的通信卫星总数已超过1000颗。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5日消息,火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颗死寂的星球。但最近的一系列发现使科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火星的内部活动是否仍在继续。很久以前,火星是一个充满灾难的世界:巨大的火山喷发出炽热的熔岩,
来源:科研圈澳大利亚领导的一个为期七年的大规模天文学研究项目揭示了决定星系如何旋转、生长、聚集和消亡的复杂力学原理。科学家们使用一种名为悉尼-AAO多对象积分场光谱仪(SAMI)的定制仪器,与新南威尔士州SidingSpring天文台的4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日本两位科学家观察到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偏振光,这是宇宙诞生之初释放的最早光线,他们发现偏振光子或者光微粒可能会在光首次产生时从它们最初方向轻微旋转,暗能量或者暗物质可能是造
贝佐斯如何解释退位?需要说明的是,贝佐斯选择这个时间点退位,也可能有业务和营收方面的考量。贝佐斯钦定的接班人有何特别之处?贝佐斯的亚马逊遗产,以及“双面”人生
 据俄罗斯卫星网2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太阳物理与宇宙射线实验室主任、“太阳-太赫兹”实验负责人弗拉基米尔·马赫穆托夫表示,俄科学家们计划在2023-2024年期间,借助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的仪器,开启全球首个综合研究太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3日消息,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然而,一些宇宙学家给出了回答: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正在膨胀的泡泡;在它之外,存在着更多的“宇宙泡泡”,它们都沉浸在一个不断膨胀和充满能量的海洋中。这就是多重
来源:科技日报启动微信,一个孤独的小人凝望地球。这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世界公开的第一张完整地球照片名叫“蓝色弹珠”。它是由阿波罗17号宇航员拍摄,视角在非洲大陆上空。每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气象与环境总体室副主任、风云四号卫星主任设计师陈
美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型聚变火箭,该设备利用磁场从火箭背面发射等离子体粒子,从而推动飞船穿越太空。与目前使用电场推动粒子的火箭推进器相比,这项创新技术将使人类奔赴火星的速度快10倍。使用磁场还让科学家能够为特定太空任务定制推力的大小。等离子
来源:科技日报目前,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即将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在距离地球1.5亿公里的太空中,有一颗时时刻刻都在发光发热的巨大恒星,它散发着的耀眼光芒,穿透大气,为蔚蓝的地球带来了光明与热量,它
经济观察网记者沈怡然2月1日,记者从星际荣耀方面获悉,今日公司的一枚商业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目前失利原因还在分析中。这枚运载火箭由星际荣耀自主研发,名为“双曲线一号”系列火箭。星际荣耀成立
恐怖七分钟当然,只有安全着陆,毅力号才能顺利完成后续任务。该探测车将使用其前身好奇号在2012年8月所采用的戏剧性的“空中吊车”策略下降。但是毅力号将比好奇号有一些进步,特别是“范围触发”和“地形相对导航”技术的升级,将使毅力号的着陆更加精
原标题:星际荣耀没能复制第一发荣耀,第二发携带天书迷失天空来源:“三体引力波”今天下午4时许,前年摘得「中国民营火箭第一发」的星际荣耀,没能复制首次成功荣耀,第二枚双曲线一号火箭尝试轨道级发射,结果折戟天空。恰巧这枚火箭冠名徐冰天书号。发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日消息,小质量黑洞无处可寻,天文学家甚至怀疑它们根本就不存在。近日,包括麒麟座(Monoceros,又称独角兽座)黑洞在内的一系列发现,为解开这个长达十年之久的谜团带来了希望。大约十年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体物理学
来源:牧夫天文满月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吗?它与女性的生理期是同步的吗?这些听上去像是古老神话的故事可能是有一些道理的。科学家们发现,人们在满月的前几天会较晚入睡,睡眠时间也会缩短。同时,女性生理期也会短暂地与月亮周期同步。纵观历史,人们总是将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9日消息,今日12时47分,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三星串联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2组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八院“十四五”宇航发射迎来开门红。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你知道下面这个花花绿绿的大球是什么吗?说出它的“身世”你可能会吓一跳,它是宇宙诞生后发出的第一缕光,穿越了约138亿年时光被我们观测并描绘了出来,学名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你知道吗?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无处不在,时时刻刻“
2021/1/29 15:00:525
来源: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1月29日12时47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遥感三十一号02组卫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后,太阳翼顺利展开,在轨运行稳定,状态良好,标志着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
来源:中国的航天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试飞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高分卫星专项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随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航天飞机项目的结束,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概念似乎也随之消亡。在21世纪,太空飞机会再次崛起吗?1903年,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小鹰镇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可控动力飞行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立新功!1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卫星(“极目”卫星)首次通过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准实时将伽马射线暴观测警报下传至GECAM科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60岁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在2020年倒塌时,我们不仅失去了世界上最杰出的射电望远镜,我们的射电天文学的未来也遭受了沉重打击。阿雷西博是有点年代久远,但它也具有独特的能力,非常适合研究重力波,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回到地球。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的月球样品,目前已经正式交接,即将开展进一步的地面科研活动。在我国之前,美国、前苏联都曾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这其中又以美国为最。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利用“猎鹰9”号火箭将143颗卫星送入太空,创下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新纪录。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刮风、下雨、阴天、晴天……生活在地面上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天气的变化。如果你对气象学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地球上的天气主要受到了太阳的影响,正是太阳的能量驱动着地球上的水与空气,形成了丰富的天气现象。那么问题来了,远在“九霄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87年,一颗巨大的恒星在我们的银河系附近爆炸。自从大约四个世纪之间,人类发明望远镜以来,这是最明亮、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几乎所有的天文台都把目光聚焦于这次的超新星爆发。也许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2021年第一篇推送,是个令人惋惜的故事。就在前几天(2021年1月14日),挣扎已久的NASA终于选择躺平,宣布洞察号的热流探测仪经过多次抢救无效,将放弃打洞,告别火星探索舞台。热流探测仪是洞察号探测器的核心科学仪器之一
21日,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的发射,将标志我国进入“探日”时代。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2日消息,如今,许多航天机构和想象力丰富的亿万富翁都无比执着地希望在地球轨道之外,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火星,毫无疑问,是最佳候选者:与地球的距离相对较近,24小时昼夜循环,且大气中富含二氧化碳。但是,有一个太空殖民学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近日一项研究指出,对天空暗度的最新测量显示,宇宙星系数量或许只有几千亿个。天空的暗度测量能揭晓可见宇宙中星系的数量吗?目前,天文学家可以通过计算哈勃深场所看到的一切天体,然后乘以天空总面积,从而评估星系总数
来源:科技日报孔晓燕付应丽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2021年1月20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在为中国航天发射带来2021年开门红的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
来源:中国探月工程各有关单位:《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已经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月球样品的保存、管理和使用,发挥其科研价值与社会效益,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随着宇宙的演化,宇宙物质的聚集被气体晕包围,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宇宙正在变得越来越热!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科学家通过探索分析过去100亿年里宇宙热量变化历史,结果显示,宇宙气 ...
2021/1/19 10:00:062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设计制造出的最庞大又不可思议的东西是什么呢?从地球推杆到太空加农炮,安德斯·桑德伯格探索了历史上最雄心壮志的一些愿景,以及为什么它们并不像看上去那般“荒谬”。1603年,一名耶稣会的修士
2021/1/18 11:00:331
作者:王治钧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宇宙中大约有85%的物质是“暗物质”,它无法透过电磁波的直接观测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神秘物质却会对宇宙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奇怪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如何研究它?它与人类的存在有什么关系呢? 2019年TED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联合活动邀请了斯 ...
探测器 宇宙2021/1/18 10:00:262
记者张静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旗下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Origin)试飞首个升级版“新谢泼德”(NewShepard)亚轨道飞行器,蓝色起源称这回距离最终载人飞行“真的很近了”。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新谢泼德”飞行器从蓝色起源的
2年前的今天 2019年1月16日 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与世长辞 他是没留过洋的核物理学家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 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他是于敏院士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深切缅怀他 物理天才,走上科学研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