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令人痛不欲生的带状疱疹,在我国终于有疫苗可用了。近日,国际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宣布,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在中国正式上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据介绍,这是一种重组亚单位佐剂疫苗,分两剂肌肉注射。它是我国
来源:知社学术圈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我们“客观的”认识这个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世界,然而作为人类的我们,真的能做到完全客观吗?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研究大脑和心灵的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认知科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近日从武汉大学获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对48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筛查和临床研究,发现深静脉血栓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85.4%,深静脉血栓的广泛形成可能是该类患者死亡或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日前在全球心血管杂志《循环》 ...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网上曾疯传过一个“蜥蜴人”的视频:视频里的人眼竟然能像蜥蜴一样把瞳孔缩成一条缝,而且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膜时不时扫过眼球。难道是传说中的“蜥蜴人”现身了?和尼斯湖水怪一样,这次依然要让猎奇者失望了。视频发布者已经自己出来澄清—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已接近1100万,死亡人数也已接近52万。纵观全球新冠的爆发历程,科学家们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2月下旬起,一种变异的新冠病毒株开始席卷全球。短短几个月里,感染上这种变异病毒的患者比例,从不到5%
来源:科研圈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的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中风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ordersandStroke,NINDS)的研
类器官可用于研究新冠病毒对人体器官的损害。图片来源:网络(medicalxpress.com) 来源:科技日报 病毒学家通常使用培养皿中的细胞株或动物细胞研究病毒,但这些细胞不能很好地模拟新冠病毒感染,因为它们不能模仿人体内发生的事情。有鉴于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种“ ...
来源:学术经纬现代人的生活充满压力,我们也知道长期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最近,来自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搞清了压力为啥会带来身体的炎症,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居然是脂肪!这项研究于本周在线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细胞》
来源:科技日报 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阶段,即有研究报告指出,有些患者会表现出神经症状,但对于新冠病毒是否会感染人脑细胞,科学家并不清楚。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大脑类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这意味着,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脑细胞的。这一发现加重了科学家对新冠病毒影响的担忧。 该研 ...
来源:科技日报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00万,整个科学界都在急切地寻找有效的抗病毒疗法。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指出,激酶是潜在的新冠病毒药物靶标,一些针对激酶活性的药物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确认了数种具有抗病毒作用 ...
来源:科学加冻卵——冷冻卵子(又称雪藏卵子)的缩写,一个饱含各种情绪的词汇。即从健康适龄的女性身体中取出卵子并冷冻,待女性想要生育时再解冻卵子、复苏进而使其受精形成胚胎。这一技术,有人对它充满期待,也有人对它满怀质疑。对支持者来说,冻卵不仅
来源:药明康德今日,辉瑞(Pfizer)和BioNTech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基于mRNA的新冠病毒疫苗在1/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在接受两次疫苗接种后,接受10µg和30µg剂量疫苗的志愿者体内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分别达到康复患者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也许找到了一种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的方法,可以对抗衰老过程中出现的视力下降。在他们开展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中,40岁以上的受试者在每天盯着一道深红色光看上三分钟之后,视力出现了显著改善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我们的肉眼能分辨几个微米的物体,比如蜘蛛丝、头发丝,但是如果比这些东西更小,肉眼无法识别,又该如何认识它们呢?这就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位“工具人”吧。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工作
原标题:H1N1流感毒株正在变异,专家称尚未构成大流行病实际风险 由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等中国研究人员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引发国际学者热议。他们称发现了一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专家表示,这种病毒距离真正的大流行病,还有很大的障碍要 ...
原标题:吉利德治丙肝药物在中国上市,临床试验有效率可达97%以上 吉利德旗下的丙肝药物,被称为“吉四代”的索磷维伏片正式在中国上市。 6月30日,吉利德科学宣布,日服单片制剂索磷维伏片(商品名:沃士韦,索磷布韦 400mg/维帕他韦 100mg/伏西瑞韦 100mg,SOF/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两个月来,全世界相当多的人不得不待在室内,只有采买生活必需品时才出门。虽然这减少了我们暴露在新冠病毒中的可能性,但或许会对我们的免疫系统造成不易察觉的影响,使我们更容易遭受其它感染。人类是
视觉中国供图 来源:科技日报 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就已经在肿瘤内检测出细菌。近日,以色列科学家又在1500多份肿瘤样本中发现细菌的存在。这些菌群是从哪里来的?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吗?调控这些菌群是否有助于治好癌症? 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当这两种基因在一些 ...
来源:学术经纬2020年的进度条走到了50%,新冠病毒(SARS-CoV-2)已在全世界累计感染1000多万人,造成50多万人死亡。无疑,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抗病毒疗法。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论文中,一支国际研究小组通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方法,向等离子体处理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氧化石墨烯镀层,可以改善用来恢复受损器官的植入片性能。相关研究发表在《表面与涂层技术》杂志上。 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提高聚合构架材料(如植入片)的性能,在这些植入构架中“ ...
原标题:高福等学者发现一新型重组猪流感病毒:具备在人群中流行潜力 猪被认为是大流行性流感病毒产生的重要宿主或“混合容器”。对猪流感病毒的系统监测对于预警和准备下一次潜在大流行至关重要。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通过监测2011年-2018年的近3万头猪的鼻拭子发现:一种重组的流感病毒G ...
来源:科技日报 6月25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审批。这是继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取得突破后的又一好消息。 mRNA疫苗,与DNA疫苗一样,同属于核酸疫苗,是我国5种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 科学家研究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针对小鼠和人类身体组织的新研究发现,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HIV病毒会躲在大脑中寻求庇护,等治疗停止后再重新感染体内的其它器官。假如不加以治疗,HIV病毒(即引发艾滋病的病毒)会破坏
来源:知社学术圈在人脑处理的信息中,超过80%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人眼不仅可以进行信息的探测和同步处理,而且整体功耗极小(远小于20瓦)。相比而言,传统的机器视觉系统需要先探测再处理,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在探测目标图像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冗余信息,
2020/6/29 12:00:122
“完全错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6月25日,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被问及白宫声称病例增多是检测增加的直接结果相关问题时,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公平地说,病毒检测做的越多,同时也就会发现更多的
来源:原理大约在37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蛋白质。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希望能弄清这些最早的蛋白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会是什么样子的。然而,想要了解这些信息并非易事,因为这些蛋白质可能是基于非生物自发合成的;此外,现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
15年前的一项研究中,当研究人员将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的血管连接在一起,他们发现老年小鼠肌原性干细胞的衰老被逆转了。这是否意味着,年轻小鼠的血液可以逆转衰老?最近,当初这项研究的作者通过实验发现,逆转年老小鼠衰老的并不是年轻血液,而是因为年老
来源:科技日报 俄罗斯克麦罗沃心血管疾病综合问题科研所专家们在制造小口径人造心血管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相关血管植入生命机体后可减少形成血栓的风险。研究人员已能展示他们所制造的人造血管在大型实验室动物体上的相对效果。 人工合成血管与血液和周围组织相互作用并在植入后很快会形成一 ...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共同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病毒疫苗,日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这是继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之后,又一种新的技术路线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Ⅰ期临床试验将重点 ...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病毒的来源有可能是污染的海产品或肉类,也有可能是进入市场的人通过分泌物进行传播。在防止病毒人传人的同时,也要格外重视物品导致的病毒扩散。那么,新冠病毒在各种环境下特别
原标题:欧盟也将给瑞德西韦发销售许可:用于治疗12岁以上新冠患者 继在美国、日本、英国等获得有条件批准后,吉利德研发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用于新冠治疗在欧盟也取得进展。 6月25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官网发布消息称,欧盟药监局人类药物委员会(CHMP)建议,向瑞德西韦授予 ...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哺乳动物的肠道必须扛得住各种感染原。神经元在过去从不被认为是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最新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协助维持肠道的屏障功能,阻止细菌向其他器官扩散。一般认为,对肠道中有害菌的识别及中和是由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共
来源:原理 在一块由黑色到浅灰色渐变的背景板上,有两个灰点。哪个看起来更亮?虽然这两个点是相同的,但它们在不同的背景中,看起来非常不同。这是一种典型的明度对比的视错觉。根据《心理学名词》的定义,明度(brightness)可以理解
来源:果壳我们的大脑中,除了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神经元之外,还有数量远超过神经元的胶质细胞——例如星形胶质细胞,它们能为神经元提供保护和支持。在本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成功地把小鼠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有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高效中和抗体可作为新冠药物研发新靶标新华社华盛顿6月25日电(记者谭晶晶)中国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说,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这为新冠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有效靶标。中国军事科
来源:学术经纬在《科学》子刊《科学·免疫学》的6月刊封面上,报道了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科学家们利用显微镜技术,看清了大脑清除病毒感染的经过。他们还找到了一类在其中扮演关键作用的细胞。在论文中,科学家们指出,中枢神经系统里一旦出现病毒感染,就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名急诊护士在6月18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可6月17日她曾参加核酸检测却为阴性。仅仅一天就发生逆转,这让外界对于核酸检测准确度发出疑问。6月2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8
原题为:我们离新冠疫苗成功还有多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报” 6月22日消息,最近北京疫情反弹,在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链条的同时,疫苗研发进展再次受到关注。作为抵御病毒侵袭的有力盾牌,疫苗仍是当前战胜新冠病毒的根本之策。 5条技术路线并进 “截至目前,已有5支疫苗进入临床试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3日消息,简而言之,我们的双眼之所以能保持完美的同步性,要归功于神经元和肌肉之间不断提高的联动能力。和大多数动物一样,人类拥有两只眼睛。这样的配置有两个很好的理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眼科学教授大卫·盖顿(Davi
来源:返朴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医学界一直在与病毒赛跑,希望尽快研发出疫苗或者特效药,针对新冠的抗体药物就是治疗思路之一。迄今为止,各大学术期刊和预印本已经发表了来自中外数个研究团队近千篇有关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文章。那么,抗体药物研发的
来源:科技日报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医科院生物所)自主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6月20日下午在云南省红河州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在目前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们数月的努力,为全球抗疫再次打了一剂强心针。”医科院生物所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
来源:知识分子6月16日,由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其Ⅰ/Ⅱ期临床试验揭盲会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试验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有效,受试者100%产生了抗体。虽然结果令人鼓舞,不过我们应保持谨慎的乐观,
来源:科技日报 早上6点多,北京市丰台区疾控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助理研究员杨晓雯和同事准备进入移动P3实验室,开始一天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杨晓雯早已习惯了这些工作。从武汉到牡丹江,再到吉林、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 ...
来源:赛先生用一根上天赐予作为“功能储备”的神经把原本连接受损大脑半球的瘫痪肢体连接到健康半球上,便可使瘫痪肢体恢复功能,这个天方夜谭般的故事却被外科医生们实现了,顺带还证明了“人类可以完成一侧半脑对双侧肢体的控制”的科学猜想。半个大脑的女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根据本周《自然-医学》发表的一篇论文ClinicalandimmunologicalassessmentofasymptomaticSARS-CoV-2infections,感染了新冠病毒SARS-CoV-2、但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指出,麻疹最早于2500年前通过牛传染给人类,当时正值全球第一批大型城市崛起时期。大约公元前6世纪,麻疹病毒从一种相近的牛群感染病毒中分离出来,这比之前预计的时间早1400年。专家们表
来源:科技日报 基因组学研究迎来新突破!来自中国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大豆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项研究在植物中首次实现了基于图形结构的基因组构建,突破了传统线性基因组的存储形式,将引领下一代基因组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被审稿人称为“基因组学的里程碑工作” ...
基因组 大豆2020/6/21 11:01:060
19日,在杭州海关举办的“李兰娟院士抗疫事迹分享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就海关如何在进出口物资检疫检测环节加强新冠肺炎的排查给出建议和看法。她提出,新冠肺炎病毒可在低温环境内长时间存活,海关应加强对冷链食品的
一项针对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可能与血型有关,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这项研究6月17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等多国研究人员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约16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病毒的最新论文,揭示了病毒的一个全新特性:一支跨国科研团队发现,病毒会把自己的基因与人类基因拼接在一起,产生同时带有病毒和人类遗传信息的未知融合蛋白!严格来说,病毒基因与人类基因发生
来源:返朴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成年人的大脑中生长出新的神经元[注1]主要是用来学习和记忆的。然而,近年的一系列研究挑战了这一观念,人们发现,新生神经元与遗忘、注意力及心理健康都密切相关。2019年春天,在美国马里兰州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
来源:学术经纬今天,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篇“抗衰老”的论文,并对其进行了专文介绍。发布后,这项研究立刻引起了广泛讨论。为啥这篇论文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呢?原来在这项研究里,科学家们使用一种细胞疗法,成功杀死了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逆转
来源:学术经纬今天,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一共有5篇关于新冠病毒抗体的研究论文同时上线,介绍了多款新发现的人源中和抗体以及抗体“鸡尾酒疗法”。这批“刷屏”的新研究,对于设计治疗性抗体药物和保护性疫苗,有着重要意义。在这篇文章中,学术经纬团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8日消息,目前,体育界人士仍在探索恢复职业训练和比赛的方式,对业余体育锻炼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然而,在缺乏疫苗的情况下,体育运动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与呼吸有关。人体在运动时的呼吸要比休息时更快,强度也更大,这就
来源:中国生物6月16日,国药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盲态审核暨阶段性揭盲会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专班、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有关专家出席。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
来源:科技日报北京新发地市场突发新冠病毒疫情,让三文鱼和新冠病毒两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关联起来。人们最初以为:三文鱼没有肺,所以不能感染新冠病毒。有科普文章也提出:作为一种低等非哺乳类生物,三文鱼不具有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能力。但一篇2019
来源:科技日报 红细胞数量多、无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加载药物后不会出现畸变,在体内“长跑”4个月后还会在肝脾中被清除,从而在罕见病和癌症治疗中表现出巨大潜力。 日前,美国某生物科技公司宣布,公司将开展红细胞疗法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并再次吸纳近1亿美元的融资。 ...
来源: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原标题:赵金存团队成功构建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赵金存团队成功构建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在钟南山院士指导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团队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物安全检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撰文|七君你知道吗,我们小时候接种的和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水痘疫苗,以及不少常见疫苗是用流产胎儿的细胞系制造的。现在,一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也是用人类胚胎细胞制造的。这
来源:科普中国6月1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丰台区共报告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例行动轨迹涉及新发地批发市场部分商户,目前新发地批发市场及周边小区已采取封闭管理措施。6月13日,北京公布4名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活动轨迹指向同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