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卫组织:中国第一次疫苗试验已经开始,这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环球网报道记者侯佳欣]“如你们所知,在中国分享病毒基因序列60天后,第一次疫苗试验已经开始。这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18日在世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根据一项新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猴子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这表明群体免疫可能会发挥作用,科学家或许不用担心感染者痊愈后的“复发”。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的研究人员让恒河猴感染冠状病毒,让它们恢复健康,并在最初感染的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北京科技报新媒体编辑/吕冰心撰文/张田勘(专栏作者)编辑/吉菁菁特朗普将新冠称之为中国病毒遭各方强烈抨击,中国外交部表示强烈反对。那么,特朗普违反了世卫组织哪些命名规则?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将新冠病毒称之为中国病毒(C
来源:中科院之声“人为什么会衰老,人的寿命到底有没有极限?”“我们能不能实现长生不老、返老还童?”两年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蔡时青在一个科普论坛上抛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众多同行的关注和提问,他的观点也被一些人概括为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舒跃龙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编者按:截止3月17日,新冠疫情在全球已导致超过18万人感染。3月12日,世卫组织
来源:中国科学报3月16日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文辉在《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表示,新冠病毒大分子药物研发至少还面临两大科学挑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发出有效药物还是很有希望的。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与DNA病毒不同,RNA
来源:中国科学报当地时间18号,世卫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会上,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针对媒体关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做出回应。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一直以来我们传递的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付丽丽 3月18日,一篇题为《新冠肺炎最新研究:A型血相对易感》的文章刷了屏。 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大、武汉中南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8家单位的最新研究显示:A、B、O、AB血型与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关联。这也是该领域的首份研究。具体来讲,研究 ...
科技部:将推出新冠肺炎药物治疗“中国方案”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唐 芳 刘 垠 新冠肺炎的可诊、可治、可防,有赖于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的科研攻关,这方面有何最新进展?国际疫情形势严峻,中国的疫情防控哪些做法可供国际社会参考? 3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 ...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地球上存在很多病毒,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它可在家畜或者野生动物之间传播,也可在人间传播。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对人类来说是长期存在的威胁。处于病毒的汪洋大海中,人类却并没有感染很多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发展,各个行业都逐渐受到影响,而科研领域也难逃疫情的冲击,包括癌症和慢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国际合作项目、极地科考都可能因此减速甚至停滞。而这一现象最开始的直观表现,就是全球学术会议陆续开始取消。《自然》官网昨日就发表了新闻观点
来源:返朴  ID:fanpu2019采访/撰文若冰3月11日,在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扩散到114个国家、全球确诊病例逼近12万之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该病已具有大流行(pandemic)特征。在许
原标题:新冠肺炎疫苗还要等多久?专家:最快也得6个月今晚《新闻1+1》,白岩松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今天的重磅消息,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昨天,重组新冠疫苗获批
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恒河猴不会发生再感染”(尚未经同行评议),首次利用非人灵长类模型回答了“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尹烨华大基因CEO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控制,一部分别有用心的段子手把造谣重点转向了国际。一般来讲,这类谣言符合以下一条或多条:1.标题党,内容简单直接,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3月12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新冠疫情定义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截至这一消息发布时,疫情已波及全球114个国家,造成超过十一万例感染和4291例死亡,预计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将进一步攀升。这是首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科学》的最新一期上,刊登了一项有关“淀粉样蛋白”的研究。美国Stowers研究所(Stowers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以原子分辨率描述了大脑神经细胞中一种淀粉
来源:奇点网这位读者朋友,你想喝的是这瓶值17块方糖的可口可乐,还是这瓶没有热量的零度可乐呢?什么?你是成年人所以全都要?这可不行~近期《细胞代谢》杂志上刊登了一篇论文,为我们送上了一个很有趣的结论。与之前科学家所认为的不同,研究者们发现,
代糖 蔗糖2020/3/17 10:00:3016
来源:返朴   ID:fanpu2019撰文|王萍、NeilAnderson翻译|姬智女孩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全球大流行,疫情蔓延开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入这场与病毒的战争中,前期
来源:知识分子撰文|商  周责编|陈晓雪3月13日,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帕特里克·瓦伦斯(PatrickVallence)在接受BBCRadio4采访时提出了一个“群体免疫”的概念,让世界为之哗然。对公众而言,个体免疫是一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首都科学讲堂》主讲嘉宾: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根据叶盛教授在“首都科学讲堂”的《病毒那些事儿》系列科普讲座第一讲整理而成,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当地时间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令人深感担忧,“因此我们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根据世卫组织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除中国外全球新增确诊
来源:奇点网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不知道为啥,奇点糕总觉得这两句话有成对的奇妙感……当然大家努力的方向,估计还是白+不胖吧。毕竟一旦肥胖了有多少坏处,十根手指都数不过来,而且有些坏处还不是靠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补回来的,很可能是影响深远,潜
柳叶刀 癌症2020/3/16 12:01:081
来源:科普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疫情的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令人深感担忧,“因此我们评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他说,过去两周中国以外新冠肺炎
3月12日下午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目前,湖北除武汉以外,所有地市已连续一周无新增确诊病例。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以上信息提示,总体上我国本轮疫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有什么方法能控制或者阻止人们做噩梦吗?有时一场噩梦醒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床单被汗水浸湿,身体很冷,并且心跳加速,回忆一下梦境,依稀记得一个神秘攻击者在黑暗的街道上追赶你……你反复地告诉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上线了一项有关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科学家,训练人工智能从血液中鉴定来自微生物的线索,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还能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做出区分。研究机构评价说,这项新的诊断工
癌症 微生物2020/3/16 12:01:064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多喝水总是没错的,毕竟人体内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人类只能存活几天,因此保持身体的水分可以有益于身体健康。美国国家学院建议19岁及以上的男性每天消耗3.7升水(15.5杯),19岁及以上的女性每天消耗
文章来源:奇点网你可能总是看到“XX风险降低多少多少”这样的描述。但是风险这个东西,有点虚无缥缈。比如说怀孕之前3个月服用激素避孕药与孩子患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增加95%有关,看着很吓人,但这种病本身发病率就很低,增加了95%也没多少。说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3月12日,钟南山在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这种冠状病毒,一般来说在温度比较高的夏天相对是不活跃的,可能慢慢会下去。”钟南山进一步表示,如果各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号召,进行国家层面的干预,“这样的话,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高雅丽仅隔十年,全球“大流行病”便再次光顾人类社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天前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大流行”。上一次被世卫组织官方定义为大流行的,是2009年暴发的甲型H1N1。再往前推,会发现,大流行病一
传染病 霍乱2020/3/16 12:01:011
原标题:数百科学家质疑“群体免疫”:让更多人冒生命危险 3月14日,世卫组织发言人回应英国“群体免疫”政策称,人们对于新冠病毒了解得还不够多,可以谈论“群体免疫”的理论,但现实状况需要人们考虑采取行动。数百名科学家也发表公开信,认为此举将使很多人不必要地冒生命危险。英国官方此前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持续上升,一些人指出,北半球即将到来的暖春天气可能会减缓,甚至停止这种疾病的传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一般而言,高温会杀死新冠病毒。但是他的观点正确吗?春季到来气候
来源:中国科学报从年初深陷新冠肺炎疫情“泥潭”,到如今走出“至暗时刻”,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中国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按照以往标准,如果一个地区在病例‘清零’后再过两个潜
来源:奇点网俗话说病从口入,吃下去的病可真不少。除了三高等等代谢相关的疾病,不少传染病也是吃出来的。毕竟对各种病原体来说,消化道里娇弱的粘膜可比皮肤好突破多了,甲肝、霍乱等等,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就连最近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也被发现存在消化道
中新网黄山3月3日电(刘浩吴贻军方立华)科研人员近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的麝鼩(qú)属物种,经研究确认,为两种哺乳类新物种。由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和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安徽大学三方合作开展的“黄山风景区野生动物观测合作项目”,
综合消息:美国又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 巴西对病毒基因测序发现不同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美洲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继续增加,美国华盛顿州卫生官员2日宣布该州又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巴西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巴西两个确诊病例体内的病毒有所不同。 美国 ...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冠病毒起源在美国?”稍微查了一下,这个消息有三个缘由,阴差阳错的恰好凑到了一起。一个是2月22
来源:学术经纬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很多新研究让我们注意到,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卒中等肥胖相关的问题,除了遗传因素外,背后往往还有肠道菌群在发挥作用。而根据最近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肠道菌群对肥胖的影响甚至可以追溯到“
来源:科学大院2019新冠病毒(2019nCoV)疫情让一些本来陌生的专业术语走进了大众的视线,比如,“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storm)”。一线治疗的专家表示,新冠病人有的早期发病并不是非常凶险,但是后期突然会一个加速。尤其是很多
来源:奇点网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打乱了所有人2020年预定的计划,就算没像网上那张图那么夸张,把所有目标都划掉,改成“活着”两个字,影响也是巨大的。而被打乱的计划当中,可能就有不少女同胞们的HPV疫苗接种计划。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出去打,可能只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冠病毒起源在美国?”稍微查了一下,这个消息有三个缘由,阴差阳错的恰好凑到了一起。一个是2月22
新加坡研究人员说新冠肺炎患者发病初期病毒量更多 新华社新加坡3月2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日报道,新加坡科研人员针对本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发现,患者发病初期症状虽然轻微,但却是体内病毒量最多的阶段,随着症状发展病毒量逐渐减少,这意味着患者体内病毒量与症状严重度并不呈正相 ...
3月1日下午,浙大一院多学科协作在之江院区负压手术室完成了全球首例老年新冠肺移植手术。目前,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这位66岁的女性患者,于1月31日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2日转入浙大一院抢救。核酸检测已经连续多天转阴,但双肺实变严重,肺功能受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北京科技报图文编辑/陈永杰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撰文/记者赖天莹葛倩倩宋梦冯晓红美国和中国都有新冠肺炎和流感混合感染的情况。流感、副流感和新冠肺炎有哪些区别?钟南山院士为何说区分它们是当务之急?2月23日,国家卫
来源:科学大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由于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药,而对症治疗(人工肺呼吸、胃肠外营养等)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机体真正将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杀灭,通俗地称之为“免疫力”。免疫力言之朗朗上口,概括性好,已被普遍接受和
来源:学术经纬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使健康的肺组织变得没有弹性并留下疤痕,并发生大量炎症反应。随着纤维组织代替正常工作的肺组织,肺无法有效地将氧气转移到血液,患者最终出现呼吸衰竭等死亡风险,目前除了肺移植几乎没有其他有效疗法。近期
来源:中科院之声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让年轻貌美的姑娘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太太,让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头子。随着岁月流逝,我们的身体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人类能不能实现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呢?这是千百年
来源:CellPress细胞科学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近期的传播构成了全球卫生紧急情况。冠状病毒进入细胞依赖于病毒刺突蛋白(S)与细胞受体的结合,并通过宿主细胞蛋白酶激活S蛋白。阐明SARS-CoV-2利用哪些细胞因子进入细胞
来源:赛先生2020年2月28日,英国旅美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不幸去世,享年96岁。戴森在物理学造诣深厚,是我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曾称杨先生为“保守的革命家”。他知识丰富,思考深邃,对物理学之外也多有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疫情持续扩散的趋势,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为“非常高”。 谭德塞介绍称,除中国之外,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其他44国,有可能演变成全球大流行。他同时强调,全球仍有机会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 陈继明(国际动物流感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 近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的防控形势出现新的复杂变化。潜伏期超长者、无症状感染者、康复后继续带毒者、粪便带毒、尿液带毒、唾液带毒、眼分泌物带毒、宠物带毒等现象次第报道,掀起了一波波新的恐慌,有些人甚至由此担心 ...
文章来源:奇点网新冠肺炎(COVID-19)在国内的新增数量越来越低,说明国家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起了效果。钟南山院士最近就说了,他对国内疫情规模的预测,竟然被国外权威期刊退了回来,因为“预测数字太低,外国人不相信中国能控制疫情”……结果呢?现
文章来源:返朴撰文|史隽最近网上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台湾节目,推论美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始发地。这个视频里面列举的主要论据有三个:论据一:有一篇中科院的文章,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已经被测序过的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人的新冠病毒
一个多月以来,张文宏大多数时间都“躲”在离市中心大约60公里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这个上海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这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每天都要查房,都要仔细研究300多个确诊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如果你想减少全身的炎症,延缓与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并延长寿命,那应该怎么做?答案是:少吃一点。这是来自中国和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的结论,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限制热量饮食对大鼠细胞影响的最详细报告。尽管限制热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因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疫情,估计大家每日刷手机时都会查看一下“疫情地图”。从地图中大家可以直观地了解疫情空间分布、数量和高发区域等状况,从而评估自己所在区域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需求不
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尹烨华大基因CEO近日看到一篇名为《为什么美国就是不滥用新冠病毒检测手段?》的文章,说的是对于发病率较低的疾病进行普筛会造成社会恐慌。作者为了说明这一
来源:“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微信公号2月28日消息,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传播以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这一直是科研人员关心的热点问题。2月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院副院长、眼科学科带头人沈晔教授团队,在《医学病毒学杂志》(Jo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病毒的论文,揭示了新冠病毒入侵细胞所需的关键蛋白,并指出一种已经过临床验证的蛋白酶抑制剂在细胞实验中展现了抑制效果,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虽然已经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