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华盛顿3月26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克莱蒙特学院凯克研究所的合作团队将基因编辑技术与纳米电子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可在几分钟内检测出特定基因突变的新型手持设备。研究人员称,这种称之为“CRISPR-Chip”的设备方便快捷,可用于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传统观点认为,细菌的迁移是通过人类和动物携带者实现的,而一项新研究称,这一观点可能并不完整。该研究发现,有些微生物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数千公里。通过对世界各地不同温泉的细菌进行DNA测序,科学家
来源:菠萝因子文|菠萝(一)中国人强调养生,保健品广告中最常听到的词就是“提高免疫力”。在多年广告的狂轰乱炸下,很多人认为提高免疫力不仅能治百病,而且百利而无一害。随着2015年第一个PD-1抑制剂O药在日本的上市,PD-1免疫治疗近几年呈
来源:学术经纬今天,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最新的一批文章如约上线。其中,有两项研究相映成趣:一篇文章揭示了人类为啥嗜好“咸味”的食物,另一篇论文则探索了“口渴”的神经学机理。这两项研究的出炉,也昭示了科学家对于大脑的认识又进了一步。你的口味咋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李曙光等人开发的机器人系统表明,单个组件的随机运动可以产生确定性行为,这个过程与生命系统类似,具有环境和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在生物学系统中,大规模行为可以通过小规模组件随机运动的集体耦合和协调来实现。比方说,活细胞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张佳星)我国科学家首次鉴定出人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中存在“年轻因子”——多梳蛋白4(CBX4),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相关研究成果于26日发表在《细胞报道》上。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中的一种,存在于骨髓、骨外膜等组织中。“我们通 ...
来源:学术经纬吃下去的药物,会怎样在体内代谢?几年前,一个来自TED的视频曾形象地展示了全过程:经过消化后,药物分子会进入血液,循环至全身。随后,这些药物分子会逐渐被排出体内。这个时候,医生就会提醒你,该吃下一顿药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吃下
来源:科学大院据新华社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批准首款专门用于治疗中度和重度产后抑郁症的药物Zulresso。临床试验显示,这种抗抑郁药物起效快,与安慰剂相比,该药物可大幅改善中度和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产后抑郁是一种可能干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你面临恐惧境地,身体会做出怎样的生理反应呢?你的身体会在短短几秒之内出现预警,以下是身体部位表现的形式:1、杏仁核在你有意识地处理问题之前,这个杏仁状大脑区域将激活,开始放大交感神经系统的
来源:学术经纬成人的脑细胞是死一个少一个,还是有持续新生的能力?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备受争议,让寄希望于借助新生神经元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们一时欣喜一时失望。就在一年前,先后两项重要研究就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顶尖神经科学家Artur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一些生物来说,地球磁场就像指南针一样,可以帮它们判断方向。候鸟、海龟和特定种类的细菌都属于拥有“内置导航系统”的物种。那么人类呢?据一项新研究指出,人类也能感觉到地球磁场。研究显示,人类或
来源:学术经纬在这两天的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19年会上,ACC/AHA(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发布的《2019年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中,阿司匹林地位下降是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然而,“神药”阿司匹林遭遇的冲击还不止于此。ACC年会上公
售价8000多元,一滴唾液测出“儿童天赋基因”靠谱吗?来源:共青团中央导读名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近来在各地悄然流行。虽然有的收费高达数万元,但还是受到不少父母的追捧。娃是不是天才?一滴唾液就能测出?通过唾液就能测出孩子具备哪种天赋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觉得20多岁年轻人的行为太幼稚的话,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到30多岁才算真正长大成人。虽然我们的法定成年年龄是18岁,但大脑专家认为,18岁并不应被视为成年的起点。脱离青春期的过程可谓道阻
来源:奇点网对,今天的主角,还是阿司匹林。前些天,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两大权威机构发布了《2019版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推荐等级被下调到了“可考虑应用”(IIb级推荐)[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刊登了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小鼠模型中,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high-fructosecornsyrup)会促进肿瘤的生长!而玉米糖浆正是可乐等含糖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这项研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治疗人类最古老疾病敌人!生活在贫困环境、没有充足卫生设施以及与牲畜等传染媒介有密切接触的居民受传染病影响最大,传染病在热带地区非常普遍。更令科学家担忧的是,一个世
来源:学术经纬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饮酒伤身,酒精摄入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有脱不开的关系。然而嗜酒的人或许会说,道理我懂,戒酒太难啊!最近,美国斯克里斯普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方法,成功逆转酒精依赖性大鼠的嗜酒行为,还能减轻它们戒酒时的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造就Talk》撰文|卢光琇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首席科学家,终身荣誉院长我是一名从事生殖和遗传的医生,今年已经79岁了。在我三十多年的遗传临床经验中,接触过非常多罕见病患者。
来源:科技日报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小组首次直接观察到了进入癌细胞DNA中的抗癌药物的作用情况。此前科学家们曾推测抗癌药物是通过取代DNA中的胸腺嘧啶来抑制癌细胞繁殖,从而发挥抗肿瘤效果,但一直未能直接观察到进入DNA中的抗癌药物。此次,大阪大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说起“硝酸盐”,你多半会联想到高中的化学课或化肥。你大概想不到,这种物质也与食物有关。真从食物的角度看待硝酸盐,它多以负面形象出现。特别是最近有人呼吁,由于这类物质存在潜在的致癌作用,应当禁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曾几何时,肠道细菌会影响心理健康的观点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如今却已变成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就在十年前,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大脑的观点还经常被斥为无稽之谈——现在再也不会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关联已经成为一个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已经学会了在太空中旅行,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并且能在极其微小的尺度上认识基本粒子。然而,今天的我们仍然不知道意识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意识代表了我们体验和了解世界的能力。事实上,尽管科学家
来源:药明康德今日,FDA宣布,批准SAGE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Zulresso(brexanolone)上市,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PPD)患者。这一疗法将在经过风险评估和缓解策略认证(REMS)的医疗机构中由合格的医护人员注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陈磊经过2000多公里的飞行,在航空箱憋闷了3个多小时,我终于从北京抵达昆明。迎接我的是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的警员。我叫“昆勋”。我的到来引起大家的围观,因为我的身份很特殊——全国第一头克隆警犬。“还是挺像‘化煌马’。”“嗯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让接受供体细胞骨髓移植的患者接受加倍低剂量全身辐射,可使只有“半匹配”的移植成功率从50%提高到将近100%。这项研究结果于3月13日发表在《柳叶刀—血液病学》网络版。这一发现为镰状细胞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和致命 ...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网站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疗法,通过病毒载体将视蛋白基因导入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中,成功恢复了因视网膜退化而失明的实验鼠的视力。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另一种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免疫系统是身体内部结构和机理防御的集合体,其作用是防止疾病或者其它可能造成损害的异物。专家指出,当身体功能正常的时候,免疫系统能识别出各种威胁,其中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并将它们与人体自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墨子沙龙撰文|饶子和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清华大学教授生命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从时间维度上,须臾一瞬,历经飞秒(fs)尺度的原子反应(1fs=10^
来源:中科院之声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其作为酶或蛋白的组分参与诸多生理过程,如氧气的运输、细胞的增殖和体内的能量代谢等。铁虽好,但其在体内亦是一把无形的双刃剑,量多量少都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如缺铁性贫血、血色素沉着症等。因此,人体
德国新闻电视台3月17日报道,原题:中国人健康预期寿命将超过美国人“远东崛起的大国”中国不仅在经济上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展开竞争,在人均预期寿命上,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也在赶超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中国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与上一辈不同,年轻
来源:奇点网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系统,晚期还会出现痴呆、抑郁问题,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阿尔茨海默病一样,帕金森病也是个药物研发的一个大坑,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不过,与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耗费了数千亿美
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随着“试管婴儿”体外囊胚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单胚胎移植观念的日益普及,单囊胚移植策略引起广泛热议和推荐。但由于缺少充分和系统的科学结果,国际上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疑虑和限制。 不久前,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一篇题为《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提到吸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吸烟有害健康”这六个字。众所周知,吸烟对人体有许多危害,比如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而吸烟和肥胖的关系,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最近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
来源:SME公众号今年年初,布洛芬之父的离世曾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一阵R.I.P刷屏。人们,尤其是女性,无比缅怀这位发明了布洛芬、消灭疼痛的药学家。但他背后的真实故事却鲜为人知。这位让广大女性逃脱痛经痛苦的男人,曾经因为梦想成为兽医而差点与布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pixabay撰文七君许多尝试减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减肥最关键的指标就是腰围,而肚子上的肥肉也是最难消除的。为什么一些人容易在肚子上长肉,一些人容易在四肢上长肉呢?有许多人身上看着挺瘦,肚子却非常大,
来源:学术经纬最新的一期《科学》是“儿科癌症”为主题的特刊,内有多篇报道与综述。其中,来自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St.JudeChildren’sResearchHospital)的CatherineLam博士等科学家汇总了目前儿科癌症的治疗
来源: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2019年3月15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与结构研究,于《细胞》(Cell)杂志发表题为《催化激活状态的酵母剪接体结构揭示RNA剪接分支反应的机理》(Structureso
来源:学术经纬阿兹海默病是全世界最为流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积聚,患者则会表现出认知能力的不断下降。这一疾病虽然对人类影响重大,但新药研发之旅却是困难重重。据统计,1998年到2017年期间,开发阿兹海默
来源:科技日报1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以下简称4+7城市)。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头死于28000年前的猛犸象的细胞被移植到小鼠体内后,出现了细胞活动的迹象。2011年,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头名叫保存完好的猛犸象遗骸,将其命名为Yuka,并从它的骨髓和
来源:科技日报 距离第17个世界睡眠日还有一周,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并列,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不过,中国睡眠研究会指出,若干年前,我们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是8小时;如今这个数字减少为6.8小时。 睡好了神清气爽,睡不好精神萎靡,甚至引发健康问题。为 ...
来源:学术经纬吉奥瓦尼·特拉维索(GiovanniTraverso)博士是哈佛医学院旗下布莱根妇女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教授。5年前,他观察到了一起奇怪的病例。当时,一名患有乳糜腹泻的病人正在接受治疗。这种疾病隶属于自身免疫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北京科技报编辑/吉菁菁新媒体编辑/陈炫之撰文/王兰(北京和睦家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隐形的“致盲杀手”青光眼对视力损伤不可逆。常规体检难以发现“潜伏的”早期症状,易被“青眼相加”的高危人群要做好眼部检查。好端端的,
来源:奇点网高脂饮食让人爱恨交加。对于普通人而言,高脂食物好吃,但吃多了易发胖。对于科学家而言,合理的高脂饮食或许能用于抗衰老,甚至还能提高特定癌症的治疗效果。不过,近日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RonaldEvans和MichaelDowne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要寻找抑郁症的起源,一般人都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研究患者的肠道。但早在20世纪初,一位名叫乔治•波特•菲利普斯(GeorgePorterPhillips)的医生就提出了这一预测。在巡视臭名昭著的
来源:奇点网据奇点糕观察,近期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基本都是华人科学家团队做出来的。前几天陈列平团队报道的那个新免疫抑制分子,它的重要性不亚于PD-1/PD-L1通路的发现[1]。因为这个分子有可能让那些对PD-1/PD-L1抗体不响应的患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已经知道,太空飞行会为人体带来诸多危险,如骨骼和肌肉质量流失、眼球大小和功能改变、还有辐射等等。在零重力环境中生活会带来大量健康问题,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但有一个研究领域近年来开始愈
来源:央视新闻我国启动抗癌药专项谈判后,17种抗癌药价格大幅度下降,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何预防肿瘤比较有效?目前肿瘤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是什么?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季加孚、王贵齐、任红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5G新媒体直播栏目“
来源:学术经纬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018年发病人数超过84万。其中,据《全球癌症负担报告》,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因乙肝病毒感染而发展的肝癌,是当前的一大负担,也是中国科学家的攻坚对象。前不久,我们刚刚报道过,中国科学
【TechWeb】3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确信其基因检测试剂盒可以帮助识别2型糖尿病。23andMe计划提供一份报告,确定客户患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与该公司早些时候的报告不同,这项测试提供了一个多基因评分
来源:奇点网要奇点糕说啊,二甲双胍简直就是医学领域的顶级流量。1957年,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面世,随后又被证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2008年,二甲双胍的抗癌作用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从此走向“神药”之路。但是,能抗癌的降糖药不止这一个,常
来源:奇点网过去一年,二甲双胍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降糖、抗癌、解除免疫抑制,以及让人送上膝盖的“抗雾霾”。神药之名早已如雷贯耳,但是在刚看到这项最新的研究时,奇点糕仍忍不住叹服。今天,芝加哥大学的Marsharichrosner博士带领
来源:奇点网2015年5月11日,对全世界10多亿饱受肥胖问题折磨的人来说,是象征希望的一天。这一天,哈佛医学院UmutOzcan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成果[1]。他们发现,从雷公藤根中提取的一种物质——雷公藤红素,能减去肥胖
来源: SME科技故事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有长有短。如果生前受到过大剂量的放射性照射,死后遗骸确实可能会核辐射超标。不过一般而言,这都是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情。例如居里夫人,就因数十年如一日地无保护研究放射性元素而患上慢性疾
来源:科普中国本文专家:陶宁,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教授近日,一篇最新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已经从4个变成了8个!这项研究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成果,它到底牛在何处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
来源:科学网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凌晨,国际肿瘤学顶尖期刊《癌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领衔的,包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执行
来源:生物探索制药公司都希望自己的“重磅炸弹”、“明星药物”能够尽可能地得到专利保护,以抵挡仿制药的竞争。然而2019年,不少大型药企都面临着这一考验。3月初,FiercePharma最新发布了一份名单——“Top10drugslosing
潘石屹试吃过,李嘉诚投资了,这种保健品真能让人长生不老? 一款保健品风靡国内精英富人圈,是科学的突破,还是一场共谋?长生不老仙丹,真的来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杜玮 本文首发于总第890期《中国新闻周刊》 今年年初,潘石屹发了一条微博:“我从来不相信保健品。 ...
来源:奇点网俗话说“心肝宝贝”,肝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么重要的一个肝脏,却常常成为肿瘤转移的目标。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肝?这里面自然有人体解剖结构方面的原因,不过肝脏本身的组织特性也绝对难辞其咎。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aeLee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