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贴创口贴是帮助皮肤伤口愈合的最简单办法,但内脏的伤口就没这么简单了。首先,很明显要触及到那个表面并在上面敷上促进伤口愈合的材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次,即便伤口是开放的比如在手术阶段,光滑的内脏粘液仍会让绷带很难黏连在一起。不过现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代小佩 通讯员王蕾)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团队在神经学科顶级期刊《BRAIN》杂志上发表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全面阐释了脊髓动静脉畸形这一疾病的自然病史,显示了脊髓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海鸥似乎可以从任何动物的嘴里抢食,人类也不例外。在海边栈道上,游客们如果看到有海鸥出没,就要特别小心了。海鸥向来以毫无顾忌地偷取食物而“闻名于世”。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
来源:学术经纬在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的最新一期上,一项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中一条传达“抗癌”信号的关键分子通路也会被癌细胞利用,让加强免疫反应的“绿灯”变成遏制免疫系统的“红灯”。在解开这一信号机制的奥秘后,研究人员通过阻断癌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今年1-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共报告了约22.6万例麻疹病例,几乎是去年同期记录的三倍(参见go.nature.com/2jkq8d3)。自2000年开始,美国境内的麻疹病毒不再持续传播,但是,今年美国报告的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张梦然)人类婴儿期是怎么学习语言的?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1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年幼的鸣禽在学习附近成年鸟的歌声时,其听觉皮层的深层神经元会对这种歌声的声学特征产生调谐。这项研究强调了声音交流如何塑造鸣禽的听觉 ...
来源:公众号“DrWhy”2017年,美国出现了一例可怕的病例报告[1]:2016年9月,一位美国妇女在正常妊娠足月后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几天后,宝宝因为出现呼吸窘迫,被转到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宝宝的血液和脑脊液进行培养后,医护人
来源:科学大院最近某明星在微博上分享自己三个月瘦20斤的经验,提到比较热的生酮减肥法。宣传称“一个月瘦十几斤甚至几十斤”的生酮减肥法到底是什么?这么快的减肥真的好吗?什么是生酮?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三种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情
文章来源:领研网 听力损失是痴呆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这一风险离年轻人并不遥远。日常通勤、工作、跑步锻炼、旅行途中……整天耳机不离身,“年纪轻轻就耳背”不只是一句玩笑话。根据世卫组织(WHO)今年初公布的数据,12-35岁的年轻人中
文章来源:正解局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钱还在,人死了。两千年前,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让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秘诀。可惜,一辈子都在服用仙丹的秦始皇,最终也没有活到50岁。即便如此,人类一直都没有放弃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基因编辑,
抗衰老 疾病2019/8/12 11:02:043
来源:学术经纬细菌感染,用点抗生素,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常规动作。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再加上细菌出色的演化能力,原本可以被抗菌药杀死的一些致病菌如今产生了耐药性,成为几乎杀不死的“超级细菌”。由于缺乏有效的新药,超级细菌导致的感染很可能造成紧急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未来论坛撰文|任志攀DemiurgeTechnologiesAG首席科学官兼首席技术官在大家所熟悉的传统行业或新兴行业里,科学与利润距离都是最远的。医药行业比较特别,科学与利润的距离最近,很多情况下甚至是零距离。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9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室外空气污染每年导致数百万人过早死亡。时间一长,吸入体内的雾霾微粒便可能引发心血管与肺部疾病,如肺癌和中风等。这些空气污染物对大脑也可能造成同样严重的影响。过去十几年来,无论是在动物还
来源:QuantaMagazine大概所有做过细胞荧光成像的人都不会同意这是个令人愉快的实验。从样品的准备到显微镜的调试,再到拍照区域的选择和成像,每个步骤都复杂繁琐,而且不能出错。不过,这个来自艾伦细胞科学研究所的“虚拟细胞”或许能够解决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未来论坛撰文|任志攀DemiurgeTechnologiesAG首席科学官兼首席技术官在大家所熟悉的传统行业或新兴行业里,科学与利润距离都是最远的。医药行业比较特别,科学与利润的距离最近,很多情况下甚至是零距离。
来源:科技日报传统的癌症治疗一般采取消除恶性突变细胞的方法,试图通过使用大剂量对人体有伤害的抗癌药物来根除这种疾病,然而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症很少能治愈。据《科学美国人》8月5日报道,最近一个美国科学家团队基于达尔文进化论,通过生物实验发现,控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关于致命真菌感染神秘起源的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罪魁祸首”!耳道假丝酵母菌(Candidaauris)是一种致命病菌,可以杀死与病菌携带者密切接触的任何人,2009年,全球首例
来源:中科院之声生命个体由受精卵经胚胎发育而来,胚胎中的细胞“世代繁衍”,最终“生成”完整的个体。探寻细胞“家族”的“族谱”,追溯它们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祖先”,解析他们的“血统”,对于人们了解生命起源,“追踪”疾病至关重要。8月8日凌晨,中
来源:环球科学脱发、秃顶,是困扰无数中年甚至青年人的问题。现在,科学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最近发表的一系列研究,试图通过干细胞或3D打印技术,让脱发患者的毛囊重新长出头发。或许不久后,每个人都能拥有满头秀发——只要能负担得起。秃顶是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吗?在你的口腔、皮肤和肠道中,都生活着完整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会影响你如何消化食物,还能帮助你训练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这些微小的“租户”究竟是什么?它们又如何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8月5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使用“悬浮水凝胶自由形式可逆嵌入”(FRESH)技术,用胶原蛋白成功3D打印出可正常工作的心脏“零件”,这项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消息,一个利用动物培育人类器官的研究项目,首次获得了日本政府支持。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该研究一方面可能导致出现人类可供移植器官的新来源,但另一方面,广大民众及科学界人士担忧实验影响发育中的动物大脑,造成无法明确界定
以色列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膜上有种蛋白质,能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让癌症无干扰地增殖。具体来说,就是癌细胞的膜蛋白通过让自然杀手细胞(白细胞)失去功能,从而保护癌细胞生长。为此,他们将癌细胞膜蛋白作为研究对象,研发抗体注射剂,希望找到新的癌症治
来源:学术经纬牛奶、蛋、花生等坚果、贝类等海鲜、谷物、水果,对于大部分人是日常食物,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可能引起全身发痒、舌头肿大、呕吐、腹泻、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以美国为例,每年有大约20万人因食物过敏送急诊。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5日消息,关于生命的诞生,之前的研究大多是关注母亲如何孕育生命和分娩,今天我们将从婴儿的视角出发,看看生命的从无到有,又是怎样的一个神奇的过程。第一阶段:孕早期(1-14周)1-3周:受精卵着床期宝宝的生命,最初的起点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5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通常毒液都是很危险的,但是人们意想不到的是致命的毒液也可以拯救生命!毒理学家佐尔坦·塔卡克斯(ZoltanTakacs)博士称,毒液是地球上唯一进化选择、可在一分钟内杀死生命的分子!201
来源:学术经纬就在不久前,学术经纬团队和读者朋友们介绍了3D打印器官的一项重磅突破:科学家们造出了包含血管和气道、会“呼吸”的迷你人工肺。该研究登上了顶尖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而在最新一期《科学》上,生物工程学家们再次突破生物材料的技术障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该校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细胞,能够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中的化学变化并产生反应。如果在未来发展成熟,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生物科技等领域。相关成果已刊登在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
来源:科学大院作者:高福刘欢根据病毒宿主细胞的不同,流感病毒又可被分类为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病毒表面的抗原犹如“钥匙”,细胞宿主的受体则犹如“锁”,不同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决定了“锁”与“钥匙”的特质,即病毒感染宿主的种属。禽
来源:奇点网有一句老话叫:“一醉解千愁”,但是奇点糕知道,大家也知道,过量饮酒是对健康不利的。那有什么性价比高的解千愁的好方法吗?当然是睡觉啦。忙碌了一天,心塞了一天,回到家里睡上一觉,第二天就又是一条好汉了!但是现代人嘛,谁还没点睡眠问题
来源:奇点网虽说网上流传的种种抗癌饮食大多是伪科学,但一些肿瘤,比如结直肠癌,确实跟饮食有很大关系。而一些特定的饮食,像生酮饮食、低蛋白饮食等等,也可能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不久前,奇点糕介绍了肿瘤干细胞对蛋氨酸的需求。或许,限制饮食中
来源:学术经纬有人称赞它是上帝的手术刀,有人指责它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自2012年人类发现CRISPR能用于基因编辑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与其相关的论文从最初的127篇,已飞速增长到了14000多篇,增幅超过100倍!其中热度,可见一斑。顺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原文作者:DavidCyranoski该研究或能新增移植器官来源,但研究人员首先要应对伦理和技术方面的双重挑战。日本干细胞科学家中内启光(HiromitsuNakauchi)是首位获得政府支持制造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
来源:学术经纬微信公众号JuanCarlosIzpisúaBelmonte教授是干细胞领域知名的科学家。他在索尔克研究所(SalkInstitute)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能将一类成熟细胞变为另一类成熟细胞(比如把皮肤细胞变成血细胞),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进一步了解意识的起源和运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找到治疗大脑损伤和恐惧症的新方法,也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20世纪90年代,神经科学家MelvynGoodale开始研究一种叫做视觉形式失认症(visualformag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癌症免疫疗法的论文。来自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找到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攻击的一种全新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如果能撕下癌细胞的伪装,免疫细胞就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将进行首项在人体内部测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这项研究计划使用CRISPR来治疗导致失明的遗传性眼部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有一种影响视网膜功能的基因突变。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具
来源:学术经纬帕金森病是一类影响广泛的疾病,它会导致患者大脑中神经元的死亡,从而使得大脑里多巴胺的水平发生下降,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症状。遗憾的是,我们目前拥有的药物只能缓解患者的症状,无法逆转神经元的死亡。甚至关于帕金森病的原因,我们都还没有
来源:环球科学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手段,但HIV可能突变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最新调查指出,在部分地区,HIV耐药性已经成为值得警示的问题。研究人员在2014~2018年间,调查了18个国家的艾滋病患者的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消息,一个利用动物培育人类器官的研究项目,首次获得了日本政府支持。该研究引起广泛争论,虽然这最终可能为人体移植器官提供新的来源,但异种移植目前仍需要克服道德伦理和技术障碍。 此前,日本禁止含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将进行首项在人体内部测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这项研究计划使用CRISPR来治疗导致失明的遗传性眼部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有一种影响视网膜功能的基因突变。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具
来源:科技日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使基因突变果蝇的新陈代谢率降低50%,本应发生的基因突变不利影响并未显现出来。他们还发现,新陈代谢率缓慢的果蝇没有microRNA(微小核糖核酸)也可存活,这颠覆了对生命体发育的认知。 降低生长速率可“对冲 ...
来源:环球科学据《自然》杂志报道,一个利用动物培育人类器官的研究项目首次获得日本政府支持。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HiromitsuNakauchi计划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植入小鼠和大鼠胚胎,并将胚胎植入实验动物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在中国,男人们买帽子可以选任何颜色,但就怕选绿色,毕竟众所周知,在东方传统中,“绿帽”这一阴影有着何等的分量。孩子是不是亲生的,这简直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之一,马虎不得。在国外,你只需要看五分钟的日间电视,就能
来源:学术经纬自2011年首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问世以来,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患者获得了生的希望,显著提高生存率。遗憾的是,这类免疫治疗并不是对所有癌症患者都有效。以乳腺癌为例,有研究估计,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只有5%~3
尾巴几乎是动物界的标配。鱼的尾鳍可以为游泳提供推进力;鳄鱼在尾部储备脂肪;蜥蜴逃生的时候会舍弃尾巴当诱饵;喵星人还可以抓住自己的尾巴转圈玩。从生命发展史来看,生命源于海洋,当鱼类从海中爬上陆地,当然,也把尾巴带了出来,后来,爬行动物又把尾巴
来源:e药环球说到预防癌症,大家听到的往往都是:不能抽烟,酒最好也不要喝,肉也要少吃。吃货们纷纷表示不满意:难道好吃的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吗?今天e药环球就给大家介绍一大类可以适当多吃的荤菜。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吃鱼最多的人,与吃鱼很少或不吃鱼
来源:知社学术圈想象一下,未来某天我们会制造出如细胞般大小,具有微纳米尺度的马达、汽车、飞机、潜水艇、甚至机器人。这些微纳米尺度的马达或机器人可以在我们的血液中游弋,携带药物运动到病患区域、最终治疗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今年,加州理工学院高伟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上线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中,有一篇非常有趣的论文。来自犹他大学(UniversityofUtah)的一支科研团队发现,免疫系统失调的小鼠会出现肥胖症状,这背后的根源在于肠道菌群的紊乱。而顺着这一思路找到的一类肠道菌群,果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惠康基金会出资的一项研究将关注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健康问题。近日,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惠康基金会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旨在改善贫困国家的蛇咬伤治疗。全世界每年都有十几万人死于蛇咬伤,部分原因在于传统的抗蛇毒血
研究人员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将激光束转换成全息图,刺激小鼠大脑中的特定神经元。 图片来源:斯坦福大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激发记忆、感觉或运动需要多少神经元?神经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 近日,有两个研究小组采用光遗传学(一种利用光刺激神经元的技术)精确地唤醒了小 ...
来源:返朴   ID:fanpu2019生病时,我们都想赶快好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身体会激活免疫体统击退入侵的病菌。但实际上,让我们感到不好受的正是自身的免疫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服用止痛药或退烧药
来源:学术经纬有人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的生命早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辅以人类的智慧,科学家们也将其中不少有趣的现象改造成了突破性的科研工具,近年来大放异彩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与光遗传学便是其中
来源:科学大院网上曾盛传有那么些食物,吃下去产生的能量低于被消化时所需的能量,这样就会消耗人体的热量,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这种食物被称为负卡路里食物。像蔬菜、水果和果仁这一类食物,吃得越多,瘦得越快。那些声称负卡路里食物有效的人支持的理由是
来源:环球科学自闭症儿童会选择与周围环境孤立开,甚至静静地坐上一天。除了精神上的障碍,这些儿童中有许多还会遭受肠道疾病的侵扰。近些年来,已经有许多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大脑功能,而由此兴起的蠕虫疗法也正让一些自闭症家庭看到了希望。尽管服用
来源:中科院之声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就像一个来自地狱的恶魔,让人谈癌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癌症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给无数患者的身体和心灵带来了双重折磨,给无数家庭带来深深的痛苦和沉重的打击。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和致癌性活动的增加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人类头骨中有多少块骨头?你可能会认为头骨仅是两块骨骼构成:上部头骨和下颌,但事实上头骨更加复杂,并且是由更多的骨骼构成,甚至超出你的预想。一些动物在幼年期和成长期头骨中有许多块骨骼,
来源:学术经纬5年前的夏天,风靡网络的“冰桶挑战”让全球无数人了解到一种致命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大众关注的热潮或许过去,科学家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始终在前行突破。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日在线发布的一篇重磅论文
来源:学术经纬脊髓受伤的那一刻,往往意味着身体开始退化,很可能造成肢体和身躯肌肉无力、感觉丧失、运动失去控制甚至瘫痪。由于交通事故、跌伤或暴力等种种原因,全世界每年有25万~50万人脊髓受损。近期,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利用一种纳米粒
来源:SME科技故事出品近期某音上流传着一个小视频,大致的内容是这样:某男子因为不小心喝到假酒中毒了,被送进急诊室抢救。结果医生喊护士姐姐拿来60度的真酒,让他继续喝。大家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就说患者已经解毒出院了。等等,这不会是按照所谓